第6章 立足 (1 / 3)

不管怎么说,肯定要拿回被抢走的东西,既然如此,就得知己知彼。

赵知来问道:“你认识那些人吗?”

如娘想了一下:“有一个人吧,奴家有些印象。”

“哦,是谁?”

“逃荒的时候遇到过一次,他好像是秀才老爷。”

一般来说,秀才和匪徒混在一起,多半是军师,恐怕如娘认识的人也是这种角色。

“他们来了多少人?”

“奴家就看见了五个,不晓得还有没有。”

“带着什么武器呢?”

“两把刀,其余都是……”

如娘还说了其他细节。

赵知来了解完信息,明白对方虽然不是乌合之众,但战斗力也很有限,就算军师诡计多端,也不足为虑。

只要攒个队伍,占据十倍百倍的人数优势,完全能够碾压,而在乱世招募人口不是难事,每天提供一口饭吃,就不缺流民卖命。

就算不是为了对付他们,要想在乱世站稳脚跟,也需要队伍,需要一支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就涉及到发展的问题,赵知来陷入沉思。

木材还在燃烧,发出噼里啪啦作响,火光照得脸颊通红。

如娘没打扰,静静待在一旁,毛丫咬着棒棒糖,舔得开心。

稍顷,赵知来坐得不舒服,就挪了挪屁股,而这一动正好让他想起那些明史典籍。

明朝最基本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在此之下,五军都督府是最高军事机构,统辖各省都指挥使司和地方卫所,只是等到土木堡之变后,五军都督府已经名存实亡。

另外,还存在与之相辅的军事制度,像班军、漕运、军户、屯田、募兵、征戍和驿站等。

每到京操,朝廷会抽调卫所军士上京操练,成为班军。

而部分卫所还要承担漕粮运输。

至于军户,往往是征调民户而来,只要一丁被征为兵,全家都要充军,世代不能脱离军籍。军户不仅要种田纳粮,还要训练作战,甚至沦为军官的奴隶,后来,大批军户开始逃亡。

到嘉靖时期,军户制度难以为继,就推行募兵。

募兵无特殊户籍,不世袭,没有固定驻地,既可能被补充到卫所,也有可能被编入营伍。营伍制算是战时征戍,与卫所的日常屯戍不同。

戚家军和俞家军就是营伍征戍编制,堪称募兵的典范。

只是戚俞之类的部队还是太少,随着官场贪腐日益严重,募兵军饷大部分被瓜分,军队战斗力江河日下。

于是,某些军官将募兵充作家丁,家丁部队也就应运而生。

万历年间,辽东李成梁拥有近万家丁部队,四处出击,屡获战功。别谈后来另一只家丁部队――关宁铁骑,更是名满天下。

既然这些部队能从历史中脱颖而出,那在明末,它们就拥有领先时代的进步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