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分化 (1 / 3)

“陛下,臣赞同驸马的建议。”在听了冯智彧的长篇大论之后魏徵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冯智彧的想法多少和他有些出入,但在大体的意思上是差不多的,所以魏徵立刻就选择了支持。

“魏相莫要着急。”李世民还未发话,冯智彧倒是先开了口。

“下官说的这些都是主观情感上的看法,但要知道我们现在商议的是一件极有可能左右日后局势的大事,不可急躁马虎。”

“哦?驸马可还有高见?”魏徵的语气上挑,但却没有丝毫的轻视。

期待,或许应该是这种情感。

“说到底,突厥往年南下劫掠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我们相信这些突厥百姓更愿意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是我们大唐的百姓却不一定也会这么想。”

“所以,我们可以优待这些突厥人,但却也一样要做出限制。”

“比如呢?”李世民有些着急。

安置突厥人是在战胜突厥之后最紧要的问题,他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苦恼了很长时间了,但始终是找不到一个万全的对策。

“比如从幽州到灵州等地应该都有很多的空地可以用来安置这些战俘,若是儿臣了解的不错,那么单论现如今这十余万战俘即便是拖家带口也是能解决的。”

“然后呢?你所说的限制呢?”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这就是限制。”冯智彧手持笏板,腰板挺得直直的。

“把这些战俘分散到很多州,将他们分散开来管理,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父皇您所担心的事情发生。”

“而除此之外我们对朔方以北的突厥百姓也要有所表示,开放通道,冬天让他们赶着牲畜到更温暖的阴山附近过冬,让商人们用粮食、布帛甚至是丝绸这种他们喜欢的东西和他们交换牛羊。”

“除此之外,像哈尔和林、乔巴山这些水草丰美食欲放牧的地方也要派去官员以及少量的常驻士兵,一是为了治理,二也是为了帮助草原和中原的通商互市。”

“最后,父皇您还可以用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我们大唐的百姓迁入草原与那些匈奴人共同生活,放牧也可耕种也可,以此来保证突厥人尽快熟悉我们大唐的生活。”

冯智彧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是真的没有考虑过这方面。

历史上,在这次对东突厥的战争结束之后李世民只是听取了温彦博的意见,将十余万的突厥战俘分别安置在了从灵州到幽州的一带,这和冯智彧最开始说的是一样的。

让这些战俘脱离他们原本最熟悉的生活节奏,转而让他们慢慢去适应大唐的生活,这就是分化。

但在历史上也就仅限于此了。

冯智彧所提到的哈尔和林和乔巴山是属于以后的事情,这两个地方是未来安北都护府和金微都督府的所在地,而这两个都护府设立的时间是在贞观二十一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