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1 想象力 (1 / 4)

郝广义的确是有备而来,他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各位不禁对这位看着邋里邋遢的大作家有点刮目相看。

不过说来说去,作家眼中的因子依然是发散性的,它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

而与作家们不同,科学讲究严谨,讲究具体可实用。

唐春荣作为应用物理学教授,他对因子的认识和理解显然不可能像郝广义那么跳跃,那么夸张。

他也不会相信因子会以人的形态出现在次会议现场,但郝广义的一番话却给了他许多灵感。

尤其是那段关于“人类的亚特兰蒂斯情节”的解释。

唐春荣长期受基础科学桎梏的思维茅塞顿开,一瞬间,他好像看透了很多东西,也开始逐渐理解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郝广义说完后,唐春荣抢在了齐新兰前边,作第二个发言。

以下内容即为唐春荣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内容。

……

首先,我要感谢一下郝广义先生,虽然您提出的诸多可能在现有的科学认知观下是极为荒诞的,但我很佩服您的想象力。

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当代科学界所缺少的。

尤其是您提到的“人类的亚特兰蒂斯情节”,以及您昨天在直播中说道的“在银河里划船的土著。”

这些观点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讽刺,但不得不承认,您讽刺的好,您讽刺的对!

……

科学需要想象力吗?

科学到底存在吗?

这是我探寻因子的出发点。

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一度很纠结。

因为就像很多年前,出现在《三体》中的那张台球桌一样。

无论怎样移动台球桌,相对的结果仍是确定且统一的。

虽然后来作者创造了“智子”这个调皮鬼,彻底打乱了这一秩序,但这个故事的确引人深思。

这就好比,太阳东升西落,每天二十四小时一样。

这一切不是设定好的用来服务人类的。

而是本就在那,人类自己去适应并习惯的。

同样的《三体》中提到的三体星人,他们的世界因为三颗恒心变得混乱不堪,也许你今天在白天待了十二个小时,明天可能就是长达数百年的黑暗。

所以,科学需要想象力吗?

我的答案是……

那是肯定的。

而且不仅限于想象力,更在于好奇心、欲望等等人性需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