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二)

这个时候的汪直还是个幼童,不满六岁

可是,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就这个瑶民之后,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权宦,年仅二十岁,就站在权力的顶端,睥睨天下。

净身之后的汪直被分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黑眚事件后,汪直被明宪宗朱见深赏识,掌管西厂,成为西厂提督,这个时候的汪直年仅十五岁。

西厂,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

由此,西厂成为了一把完全掌握在明宪宗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指谁,便杀谁。

上台之后的汪直,直接归属于宪宗,所以他展现出了自己强硬刚直的一面,无论是覃力朋案,还是杨泰杨晔案,都展现了他铁血公正。

但,也因此得罪了明朝根深蒂固的文臣集团。

杨晔是何许人也。

“三杨”之一的杨荣曾孙,杨荣是大明朝文臣集团的精神领袖。

这样一来,西厂就不仅仅是被抢了饭碗分了权力的东厂和锦衣卫的眼中钉了,同时也是文臣集团的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当然,亦有汪直自己年纪轻轻走上高位大权在握,以权谋私,蓄意报复,做了不少错事。

于是,在多方势力的压力下,西厂暂停。

但很快,在明宪宗的作用下,重新复起。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汪直的权势巅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西厂复起,外出监军上战场,征讨建州,奇袭截杀鞑靼军,到达人生巅峰。

纵肆贪暴,飞扬跋扈、为所欲为,这对于汪直来说都算不得污蔑。

可汪直是个多面人,他有罗织罪名打击文武的酷吏恶行,也有奉旨监军消除边患的赫赫军功,还有不畏权势的正直与宽宏。

只是,明朝的宦官当政过于脸谱化,是的权宦的形象掩盖了汪直的其他方面。

再加上,文臣集团始终的不对付,以及大败建州女真,明清两朝的史官们自然都写不出什么好话,极尽用一句句恶毒的语言,把汪直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汪直想要身后名,想要一段客观评价的身后名。

接收完剧情的笙歌,已经缓过神来。

身后名。

史官文人的口诛笔伐,哪里是一个宦官可以掌控的。

要身后名,倒不如让她穿成个史官来的简单。

这个任务,说简单,是真的不简单。

明朝拉帮结拜根深蒂固的文臣集团,早就成为一股不可撼动的势力。

动不动就联名上书,动不动就请辞,要么死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