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姑苏言情网>都市小说>大国之巨匠>第一百三十一章 弯道超车的奇招

第一百三十一章 弯道超车的奇招 (1 / 3)

沈欢深知现在中国造船工业,欠下的账太多了。要想缩小差距,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就只有出奇招了。

一九九六年船舶行业的一组数据,他还记得非常清楚。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造船工业的装备率仅仅只有05万美元每人,而棒子国造船工业达到了万美元每人,脚盆国达到3万美元每人,中国造船工业装备率仅仅达到了棒子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一九九六年中国船舶工业人均产量只有3万总吨每人,而棒子国达到了85万吨每人,脚盆国达到24万吨每人,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还不到这两国的十分之一。

当然人均产值就更不用说了,中国造船工业人均产值仅仅只有2万美元,而棒子达到了人均20万美元,脚盆国最厉害,达到了人均55万美元。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船舶工业的脉动式生产,那么效果将会十分惊人。只不过沈欢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特别是对于这样具有创新性的生产组织模式,除了理论上要行得通,还要结合实际,做很多基础工作,才有可能完成。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搞出这种脉动式生产线,首先就可以运用到比如022导弹艇这样的小型大批量的小型舰艇生产当中,有了经验之后再逐步扩展到更大的船舶建造当中,当然对于大型船舶来说,就是要把无数个分段当成一个个导弹艇,或者是飞机脉动式生产线中的飞机。

要实现船舶的脉动式生产,首先就得实现模块化的设计和建造,就像搭积木一样的建造船舶。所以自然的,就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造船的实现。

大领导震惊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沈欢道:“小沈同志,你说的脉动式生产线,可行性如何?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对我们国家的造船工业来说,无异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沈欢连忙道:“我觉得目前来说要实现可能有些难度,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认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将来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就拿国外的现代造船模式来说,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就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在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的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顿了顿,沈欢继续道:“而我构想中的脉动式生产线,以数字化造船为核心,以模块化建造为导向,由脉动主体、物流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四大部分组成,整个生产线分工明确细致,模块化的设计又使得工作比较单一重复,配备专业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以及高度信息化的物流系统,改变传统造船的模式,我想如果真正实现了之后,一定会让我们的造船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甚至这种生产模式,还可以向其他国防工业进行延伸,比如说在咱们的航空工业当中,制造战机就比造船更容易实现脉动式生产,因为战机的批量通常是比舰艇更大,块头却更小,将来我们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如果大规模换装我们的第三代战斗机,有了脉动式生产线之后,换装速度就会加快很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