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姑苏言情网>都市小说>南繁纪事>第2章 世界魔稻

第2章 世界魔稻 (1 / 10)

第二章 世界魔稻

第一节 中西生产队

马林西所在这个小村,叫高陵。

不过,解放前这里不叫村,三五户聚居地叫“舍”,如北舍、南舍、中舍。户数较多的聚居地叫“墩子”,像范家墩子、唐家墩子。而高陵这一带最初的地名叫“西北梢”,后来改成“高陵”。高陵大队位于南墩公社的西南,距公社所在地南墩镇有十二三华里的土路。

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五日,马林西从南墩中学高中毕业后就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高陵,第二天就正式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民。

高中毕业后的马林西,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觉得当个农民也挺好的。他的那些初中同学,除了少有的几个人当了兵,没读高中的,都提前当了农民。读高中的,大都与他一样,也先后扛起锄头,跟土坷垃打交道,并没有想到什么命运的不公,或是命苦,机遇不好。思想单纯得很,不怨天地,不怨爹娘,心安理得地做农民,挣工分,过日子。

在生产队上工的第一天,就是积造草泥塘。

积造草泥塘是夏秋之间的重点农活,当时队里买不起化肥,草泥塘属于有机肥,肥效长,而且对改良土壤有好处。从地区到县、社,直到生产大队、生产队都有积造草泥塘的总个数与立方数的具体指标。因为是重体力活,所以也是男人们的农活。

中西生产队属于中等规模的生产队,除去老弱病残和在校的学生、不到念书年龄的孩子,拢共也就百十个劳动力。按十分工的大寨式记工方式,队里把所有劳动力划分为几个小组。

男劳力组由副队长刘云付兼管,以生产队场头西的南北中心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小组。东组在河东劳动,西组在河西劳动。东组的组长是杨月根,西组的组长是沈德民。挑泥、挖沟、上河工、罱泥、扬场、挖墑、栽秧、挑麦、挑稻把等繁重体力活,都是男人们的事。

妇女劳力组有四十人左右出工,也以场头西的小河为界编成东组和西组,作业范围相对固定,劳动力就近出工,方便做家务,特别是可以照顾到中途喂奶的妇女,以及家里没有人看家的社员,可以在劳动时照料家里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盗窃。房屋失火和被盗的情况虽然很少,但也不能完全避免。除非突击性农活,如抢收麦子、稻子,抢摘棉花,或是抢播、抢插等季节性特别强的农活,一般不会跨区域作业。年老体弱和年龄较小的半劳动力或儿童,一般也编入妇女组。河东的组长是孙秀英,河西的组长是妇女队长、马林西的母亲秦玉玲。生产小组长既是带工的,也是兼职记工分的小组记工员,负责劳动成果的考查与记录。

剩下的劳动力,就是技术性劳动力和打杂工的了。防治病虫害的治虫组有六七个人,男女不限,有一定的季节性,都是从各小组抽来的,工分虽不高,但也属于雅活,要有些后门才可以揽到这份活。组长是民兵排长程月桂兼。副业组有四人,分别负责豆腐坊、粉坊和养猪,组长是贫下中农协会小组长、党员张福玉兼。再剩下的,就是生产队的几大巨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